源远流长金水河
编辑: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  发表时间:2017-02-13 10:37:33

金水河发源于二七区樱桃沟管委会辖区的西胡垌社区老胡沟自然村流经二七区樱桃沟、侯寨乡、嵩山路街道、淮河路街道、大学路街道、蜜蜂张街道、铭功路街道等,为二七区重要的河流之一。干流自南向北流进入郑州市区,自西南向东北穿城区,在金水区八里庙汇入东风渠。

金水河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流经的黄岗寺、耿河、林山寨附近,曾发掘了两处龙山文化和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上世纪60年代的金水河

老胡沟的那个河源是在一条东西河沟西端的半坡处。据说这里原有一块大石头,夜间会发出金色的光芒,人们把石头搬起来,发现是个地下泉。压泉的这块石头说是太白金星为寻下界的黄龙,随手抛石以探龙穴而落下的。古人遂拜石头,所以人们为此石建庙祭祀,此庙叫金石庙,泉叫金水泉,河也叫金水河。

后来有一传奇式人物,名叫胡三麻,把这里视为风水宝地,在此安家落户,把这条沟和村叫做“老胡沟”。沟内有长年不竭的泉水,有花草果木树,加上奇特的地形地貌,景色宜人。1958年在这里修建了老胡沟水库。

金水河源头的泉眼

周灵王十八年(公元前554年),子产任郑国卿。上任后,子产作封洫改革田制,作丘赋改革税制,铸刑鼎改革刑制,立谤政不毁乡校。从而为郑国开创了一个政通人和的繁荣盛世,子产也因此深得郑国百姓拥戴。

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子产因病去世。因子产生前为官清廉,导致“家无余财,子不能葬”,于是“国人哀之,丈夫舍玦佩,妇人舍珠玉以赙之,金银珍宝不可胜计”。然而,牢记父亲教诲的子产之子却不愿意接受,而是“自负土葬于陉山(位于今新郑市观音寺镇)”,众人便决定把这批珍宝投进子产封地的河里,以表达对子产的感激和怀念。于是,大家来到这条发源于梅山(位于今新郑市龙湖镇)呈西南-东北流向的河边,把这些金银全部投入河中,河水很快变得金光闪闪,人们就把此河命名为金水河。

位于滨河公园的子产祠园

元朝末年,由于中原地区征战频繁,生活在金水河流域的郑州一带的百姓或死于战火或远走他乡,人口急剧下降。同时,郑州的地方志书籍也大量毁于兵燹,有关子产与金水河的故事也因战乱而被人们淡忘。明朝初年,因中原一带人口稀少,超过郑州人口数倍的来自山西的移民成了郑州的新居民。此后,有关金水河的历史几近失传。

清朝时期,金水河上游河道平均宽60米,落差100米。雨季时因大雨对两岸土地及河床冲刷较大,暴涨的河水挟着泥沙常在下游泛滥成灾。金水河也因河水含沙量大,又被俗称为“泥河”。

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郑州连降暴雨,金水河再次危害郑州,当局决定将金水河从城区改道到郊外,即由原来流经的顺河街、十字街心(现二七广场)改由从菜王村附近向北经铁路北闸口再向东绕城而流。数月后改道获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政府开始全面治理金水河。先是在金水河上游修建了郭家嘴水库、金海水库,从而基本上解决了金水河的泛滥问题。此后,又多次组织人员实施疏通、改道、建闸、设坝等工程。1998年,又在市区的金水河两岸修建了长约11公里的滨河公园,从而使如今的金水河成了一个集园林绿化、防洪泄洪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成了为市民造福的黄金水道,成了名副其实的“金水”。

金水河源头茂密的水源涵养林

如今的金水河从老胡沟向北经黄岗寺等村穿航海西路进入市区,然后向东北穿过淮河路、嵩山路、郑州大学等地,经铁路北闸口进入金水区,接着向东经铭功路、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燕庄后,向东北经黑朱庄、张花庄等村庄,最后在八里庙附近注入东风渠。全长共27.6公里,流域面积74.14平方公里。

金水河作为郑州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和喜爱,大家熟悉的“金水区”、“金水路”、“金水花园”等皆因金水河而得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